假冒
专利罪的适用范围仅限于
专利法第五十八条所规定的假冒他人
专利的行为,而冒充
专利行为和
专利侵权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处罚之外。不构成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的,无论情节如何严重,按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只能通过民事救济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tjlytel}}>
1、假冒
专利罪的辩护要点
(1)本罪是新罪名。其定义是指: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国家
专利管理法规,在法律规定的
专利有效期限内,未经
专利权人许可,进行非法使用,侵犯他人或者单位的
专利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以营利为目的,因科研等使用不构成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合法
专利权。客观方面要“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至于“情节严重”的标准,有待司法解释明确。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假冒他人
专利,致使
专利权人的利益或者国家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多次假冒他人的;假冒他人
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巨大或者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等等。
(3)本罪原无单位犯罪的明确规定,这次《刑法》修订新加了这一规定。
(4)假冒
专利的认定,主要看《权利要求书》内容和有无使用他人
专利号<{{tjlytel}}>。对两者的宣传资料和产品特征进行比较。有的技术来源相同水平相近的
专利,是产生自另一渠道,不构成故意假冒行为。
(5)《
专利法》》2000年已修改。按其六十八条规定,对
专利侵权的制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辩护词之假冒
专利罪的界定
本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
专利的管理秩序,又包括
专利权人的
专利专用权。
所谓“假冒他人
专利”是指未经许可,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包装上标注他人
专利号;或者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
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
专利技术;或者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
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
专利技术;或者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
专利证书、
专利文件或者
专利申请文件的。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给
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或者假冒两项以上他人
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认定这类案件性质时要注意,用非
专利产品冒充
专利产品<{{tjlytel}}>,或者用非
专利方法冒充
专利方法,虽然都是冒充行为,但这是违反
专利法的行为,应当由
专利管理机关予以处理,不构成假冒
专利罪。
3、关于假冒的认定
关于假冒
反过来,
专利侵权行为是否必然构成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呢?回答也是否定的。
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司法界有一种观点认为,
专利侵权行为同时也是或就是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这有可能是由于原《
专利法》第63条规定,对情节严重的假冒他人
专利的行为比照原刑法关于侵犯
商标权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缘故。的确,对于注册
商标专用权来说,“侵权即假冒”一般是正确的,因为,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客体是注册
商标,注册
商标是将权利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其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标识,侵犯他人注册
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必然同时是未经许可而使用他人的注册
商标标识的行为<{{tjlytel}}>,从而使公众产生混淆。但是,
专利权的保护客体是新的发明创造,而并非
专利标记或
专利号等标识。两者保护客体的这一显著的不同,决定了在注册
商标上成立的“侵权即假冒”在
专利上是难于成立的。
如上文所述,
专利侵权行为直接侵犯的是
专利权人实施其
专利的独占权<{{tjlytel}}>,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直接侵犯的是
专利权人的标记权和商誉。因此,
专利侵权行为并不必然构成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tjlytel}}>。例如,在本文提到的案例中,被告人未经
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
专利,当属
专利侵权行为;但如果被告人的确未在其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
专利权人的
专利号,没有在合同、广告或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
专利权人的
专利号,也没有伪造或者变造
专利权人的
专利证书、
专利文件或者
专利申请文件,则其行为不应构成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无论情节如何严重,按罪刑法定原则,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只能通过民事救济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
专利侵权行为不会必然构成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即“侵权不一定假冒”。即使在两者竞合的情形下,也绝不是因“侵权”而“假冒”,而是因“假冒”而“假冒”。
4、假冒
专利的刑事责任
在性质上,
专利侵权行为与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是完全不同的行为,单纯的
专利侵权行为不可能构成假冒
专利罪。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某些严重的
专利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可能不亚于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如反复侵权行为,它不仅严重侵犯了
专利权人的
专利权,同时,也侵犯了国家
专利管理制度,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因此,有人就认为对这些严重的
专利侵权行为也应追究刑事责任,并很自然地适用“假冒
专利罪”。
在新刑法实施之前,根据类推制度,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
专利侵权行为,类推适用假冒
专利罪的规定,是合理的,也是不违背刑法的指导思想的。但是,在新刑法实施之后,废除了类推制度<{{tjlytel}}>,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对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
专利侵权行为,在理论上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在司法上不能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一种矛盾,也是立法上的疏漏(有学者认为这并不是疏漏)。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只能通过立法途径解决,而不能以牺牲罪刑法定原则为代价作出类推。有人就建议在刑法中增设“侵犯
专利权罪”.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冒充
专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可能不亚于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两者同样是作假行为,都欺骗了公众,侵犯了国家
专利管理制度,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所不同的是<{{tjlytel}}>,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直接侵犯了特定
专利权人的标记权和商誉,而冒充
专利行为未直接侵犯特定
专利权人的标记权和商誉,但会间接地给不特定多数的
专利权人的商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情节严重的冒充
专利行为,比
专利侵权行为更应该追究刑事责任。有人认为,“假冒
专利罪”中的“假冒
专利”本身已包含了“假冒他人
专利”和“冒充
专利”,对情节严重的冒充
专利行为适用“假冒
专利罪”并无不妥。然而,可惜的是《刑法》第216条明确规定了“假冒
专利”所指的是“假冒他人
专利”。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冒充
专利行为也同样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
专利侵权行为一样,存在着“应该追究而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通过立法途径。有人建议将《刑法》第216条所规定的“假冒他人
专利”修改为“假冒
专利”<{{tjlytel}}>,使“假冒
专利罪”适用于“假冒他人
专利”和“冒充
专利”两种行为。
5、认定
(1 ) 本罪与一般
专利侵权行为的界限
本条明文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假冒
专利行为才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而只是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应按照
专利法第 60 条的规定处理,不以犯罪论处。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
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假冒他人
专利案件,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受理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起诉的侵害
专利权的案件<{{tjlytel}}>,可以判决或者裁定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还可以予以收缴进行侵害的工具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予以罚款、
拘留。至于如何认定假冒他人
专利情节严重,实践中应结合犯罪的主客观因素和后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 ) 本罪与假冒注册
商标罪的界限
二者特征基本相同,客观上都有假冒行为,主观上都是故意犯罪,目的一般都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主体相同。二者主要区别表现在:
侵害的客体不同。假冒
专利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
专利管理制度<{{tjlytel}}>,而假冒
商标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的
商标管理制度。
假冒
专利罪的侵害对象不是注册
商标,而是被授予的
专利。这也是二者在假冒内容上的差别。
6、假冒
专利和冒充
专利区别如下:
(1)规定范围不同
(一)假冒他人
专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
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
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
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
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
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
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
专利证书、
专利文件或者
专利申请文件。
(二)冒充
专利行为
根据《
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冒充
专利行为是指<{{tjlytel}}>,以非
专利产品冒充
专利产品、以非
专利方法冒充
专利方法的行为。
《
专利法实施细则》新增的第85条穷尽性地规定了五种冒充
专利行为,即:
1、制造或者销售标有
专利标记的非
专利产品;
2、
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继续在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上标注
专利标记;
3、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非
专利技术称为
专利技术<{{tjlytel}}>;
4、在合同中将非
专利技术称为
专利技术;
5、伪造或者变造
专利证书、
专利文件或者
专利申请文件。
(2)侵犯对象不同
冒充
专利行为冒充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
专利,是“无中生有”,而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假冒的是他人已经取得的、真实存在的
专利,是“以假乱真”。
(3)相互转化存在着区别
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所涉及的
专利被宣告无效后,该行为就转化为冒充
专利行为;冒充
专利行为所使用的杜撰的
专利号,与以后他人取得的
专利的
专利号正巧相同,该行为就转化为假冒他人
专利行为<{{tjlytel}}>。
(4)刑事责任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假冒他人
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
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九条:以非
专利产品冒充
专利产品、以非
专利方法冒充
专利方法的<{{tjlytel}}>,由管理
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tjlytel}}>,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专利管理机关查处冒充
专利行为规定》 第十九条 对有本规定第 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
专利管理机关责令停止冒充
专利行为,消除影响,封存或者收缴冒充
专利的标记和缀有冒充
专利标记的产品,情节严重的,并处以一千元至五万元或者非法所得额一至三倍的罚款。
非法印制
专利证书、
专利申请号、
专利号或者其他
专利申请标记<{{tjlytel}}>、
专利标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行为方式不同
假冒
专利是一种违法行为,冒充
专利是一种欺诈行为。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
请点此举报。
·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1、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
贩卖毒品罪的辩护词
一、贩卖毒品罪的辩护技巧1、公诉机关指控的贩卖毒品的品种,数量是否成立?包括审查证明贩卖毒品数量的物证、书证、鉴定报告和证人证言,审查证人证言是否有矛盾;审查公诉机关指控的贩卖毒品数量中是否有被告人自己吸食的部分?如果有,应从贩卖毒品总量中减掉。 2、被告人是主犯还是从犯?如......·
故意伤害罪的定义
一、定义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二、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
妨碍作证罪的辩护词
1、妨碍作证罪的辩护要点妨害公务罪是常见罪名,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为3年。因此,如果没有无罪辩护理据,一般只要取得被害人谅解、又没有累犯等限制条件的,都可以适用缓刑或者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 而无罪辩护的理由,从刑法规定上看包括三点,即未使用“暴力、威胁手段”、......·
山东溜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审判依据有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我们的刑法中是有明确的认定的标准的,而且对于最近的山东溜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件,我们在审判的过程中主要也是依据最新的刑法中的规定来进行审批的。那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条款和内容都是有哪些呢?一、山东溜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审判的法律依据......·
履约保证金的作用
第一,更为适应建筑业市场的特点。建设工程项目是由建设单位投资,承建商负责建设施工。由于建设项目都是先订合同后施工,每个项目的投资对建设单位来讲,都具有风险性,选择好承建商就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市场运作环节,建设单位不仅必须对中标的承建商的资信有深刻的了解和足够的......·
污染环境犯罪事实的认定
1.证明污染环境案件发生的证据这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审批表、环境违法案件调查报告、环境犯罪案件移送书,公安机关的110报警记录、受案登记、立案决定书及破案经过、犯罪嫌疑人到案经过证明等材料,以及涉案人自首材料等。2.证明实施了污......·
“子女抚养权”纠纷情形之八
8、有两个孩子抚养权怎么分配? 对于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可以先协商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协商不定时,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如果两个孩子都过了哺乳期时,法院一般情况会判决一人一个,这是法院出于经济责任分摊、孩子成长、家长精力这些角度考虑的;如......·
刑事裁定书(二审维持、变更、撤销原裁定用)
法院诉讼法文书样式15 (××××)×刑终字第××号 上诉人(原审自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原审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
冒名顶替罪触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
一、冒名顶替罪触及的刑法罪名有哪些?冒名顶罪案件在刑事的交通肇事案件中时有发生,冒名顶替的有的是同车的证人,冒名顶替经常涉及到伪证罪以及包庇罪两种罪名。1、《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的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
承运人可否享受合同中责任限制等条款的保护?
我国现行《合同法》吸收了根本违约制度,无单放货可归于此种严重的违约行为,因其严重影响订立合同时期望的经济利益,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守约方有权解约并要求赔偿,但违约责任认定应首先看合同中免责等条款的约定,若不违背法律则应予以适用;若无类似约定,则遵从法律规定。因......·
线型骨折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危险行业的劳动者在工作时受伤并被鉴定为工伤的,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伤的劳动者或工伤的劳动者亲属有获得工伤补偿的权利。不同级别的工伤有不同的补偿标准,那么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线型骨折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为您解答。线型骨折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
⊙相关内容
·
南京金融证券律师
南京金融证券律师擅长股权融资、私募基金、股权投资、证券纠纷、......

·
徐州市有几个看守所?位置在哪里?电话?
徐州市刑事律师团总结了徐州市所有看守所的地址电话信息,如下,......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根据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1996年我国修正制定了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体制上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与1979年的刑诉法相比较,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1)申诉的适格成员改为“当事人......·
法定撤销权合同行使的条件是什么?
法定撤销权合同行使的条件是什么?一、合同撤销权行使的条件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公平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订立的合同。二、撤销权消灭的情形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
如何认定积极退赃
在涉及财产类或经济类犯罪的时候,如果行为人能够积极退赃的话,那么在量刑处罚的时候,就有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实践中,对积极退赃的认定是比较复杂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告诉您该如何认定积极退赃。如何认定积极退赃(一)发现暗中送的或者家属代为收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