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律师网
协议离婚后财产分配原则有哪些
首页
>>
法律知识
无论是协议
离婚
还是诉讼
离婚
,都需要对夫妻财产作出分割。虽然
离婚
的方式不同,但对对财产的分割原则是相同的。那么协议
离婚
后财产分配原则有哪些?我们在下文就为您简要分析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协议
离婚
后财产分配原则有哪些
根据《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
离婚
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财产分割意见》)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人民法院在审理
离婚
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
男女平等原则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条法律规范中,又是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办案指南。该原则体现在
离婚
财产分割上,就是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这里的“照顾”,既可以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也可以在财产种类上将某项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比如住房,分配给女方。毕竟从习惯势力上、从传统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障碍上、从妇女的家务负担、生理特点上讲,
离婚
后一般妇女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上也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在
离婚
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应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进行分割时,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该生产资料效用的一方;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进行分割时,要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的使用价值。不可分物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原则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依公平原则,按
离婚
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离婚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5、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
这是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符合夫妻关系和婚姻生活本质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关于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许多教科书里认为
离婚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必须坚持此原则。但我们以为,修正后的《婚姻法》已经新增
离婚
损害赔偿制度以对
离婚
无过错方进行补偿,已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故在
离婚
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必再坚持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利益失衡。协议
离婚
进行财产的分配,主要还是根据
离婚
夫妻之间协商决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并且是当事人自愿的,遵循财产分割原则,怎么来分配
离婚
财产都是可以的。如果你在这方面还有不清楚的,可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能尽快帮助到您。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
请点此举报
。
·
离婚起诉前是否需要调解 起诉离婚是怎样调解的
按照我国法律中的规定,要是通过诉讼方式来解除婚姻关系的话,此时必须要先进行调解才行,这是法定的程序,如果没有经过调解就直接作出判决的话,就会构成程序违法。那具体来说起诉离婚是怎样调解的?详细内容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一、离婚起诉前是否需要调解?夫妻离婚,按中国人传统习俗,双方......
·
诉讼离婚时候夫妻是否可以住一起?
离婚对夫妻双方来说是一个比较矛盾突显的问题,双方不仅需要处理财产的分割、孩子的抚养问题,还有其他各种可能需要协调的关系;但夫妻在正式离婚之前,还是合法的夫妻,所以有人就会问,诉讼离婚时候夫妻是否可以住一起?详情参考下文的分析。一、诉讼离婚时候夫妻是否可以住一起?在当事人起诉离婚......
·
诉讼离婚有啥精神赔偿?如何提出精神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了侵害,并遭受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要求侵权人给予精神损害的赔偿的法律制度。那么,如果在婚姻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实施了侵害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造成内心创伤的,可以依法要求另一方赔偿。那诉讼离婚有啥精神赔偿?听一听我们怎么说:一般而言这......
·
子女轮流抚养判决书应该包含哪些问题?
子女轮流抚养判决书应该包含哪些问题?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关于确定孩子抚养权的案件时,会按照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式进行判决,若发现由双方轮养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会判决由父母轮养,并出具子女轮流抚养判决书,你是否知道子女轮流抚养判决书应该包含哪些问题?子女轮流抚养判决书应该包含的事项:(......
·
民事诉讼已交费但开庭前人民调解
民事诉讼已交费但开庭前人民调解一、民事诉讼已交费但开庭前人民调解还可以吗?是可以的。主要是由于:1、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
·
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及报告是怎样的
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及报告是怎样的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方面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在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有着大量的业务往来,也形成了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则通过拖欠货款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的债权债务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企业通过对债券职务的清理,有利于公司的运营管理,......
·
劳动争议仲裁主体有误怎么办
劳动争议仲裁主体有误怎么办一、劳动争议仲裁主体有误怎么办可以提出异议。单位主体或劳动主体有问题,就是被告的单位、劳动者不是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相对应的法律依据如下:《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
·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无效
张某与钱某签订房屋买卖协议,约定张某将其名下的小产权房卖给钱某,价款为42万元,单某在协议签订之日起三天内付清房款,同时张某交房给单某。协议签订后,张某与单某如约履行了协议,但因买卖的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属于集体土地,房屋一直未能办理过户手续。5年后,该房屋因征地被划......
·
合同生效日期先于签订日期可以吗
合同生效日期先于签订日期可以吗一、合同生效日期可以在合同签署日期前吗合同生效的时间,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一般是合同当事方签字(盖章)认可后即生效。但对于合同约定的具体行为事项的生效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合同生效日期在合同签署日期前的,合同从签署时合同自约......
·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若干程序解释
首先,审判程序的“衍生程序”。非法证据排除之程序实际可以相对独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五条关于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或者法庭辩论结束前,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提出异议的,均规定需当庭调查。我们认为,非法证据排除之程序一旦启动,为不致于产生整个诉讼程序......
·
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过堪验调查、检验、鉴定后,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1、事故责任认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
·
支付的加班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支付的加班工资的情形有哪些一、支付的加班工资的情形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
江苏
杨晗璐律师
部门主任 法学学士
15996265110
浙江
何强律师
副主任律师 法学硕士 执业14年
18868876507
山东
范志强律师
执业20年
13065042504
江苏
徐志勇律师
双学士 执业21年
18168563608
江苏
章浩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8951945636
⊙相关内容
·
上海市第四看守所
上海市第四看守所地址在上海市宝山区殷高路9号,来访路线:沿着殷......
·
少年交通肇事罪,姚律师依法辩护获缓刑
案情介绍:犯罪嫌疑人唐某因驾驶二轮摩托车将一老人撞伤,报......
·
什么是言词证据?
什么是言词证据?当事人如果想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纠纷,是需要提供相关证据的。证据又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一般来说言词证据的证明效力要低于实物证据。那么什么是言词证据?言词证据有哪些特点?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我们的这篇文章做个简单了解。一、什么是......
·
商标侵权连带责任是什么?
商标侵权连带责任是什么?一、商标侵权连带责任是什么?商标侵权连带责任是指商标共同侵权,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非法人联合体、个人合伙等)违反商标管理法规的规定,共同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民法典》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
·
土地使用证一人一本吗?
土地使用证一人一本吗?一、土地使用证的概念及内容1、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可见,......
⊙
有法律问题?在此提问:
*
事发地:
*
手机号:
最新法律咨询
·
离婚纠纷事由
·
是不是医院烂乱收费
·
请问我们儿子和女朋友去旅游是三月份,到现在我打电话他们进看守
·
我在工地工伤,建筑公司不给赔偿,后经劳动仲裁,已经四年了,迟
·
你好在你们那办的婚姻协议可以撤销吗
·
挂车在路上被交警拦下,交警给开了一张《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然后交给路政
·
我的地税晚交一天 应该罚款多少
·
您好,别人侵占了我家自留山,我家有自留山证和林权证,我该怎样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律师文集
长三角律师网www.csj64.com
首页
找律师
在线咨询